友盾数字藏品,可以说是目前国内诈骗界的天花板,因为他们可以滴水不漏的冒充“国务院”控股的第一家数字藏品平台,“国资”控股的数字藏品平台等,在大庭广众之下,光明正大的行骗。他们通过每拉三个新人就随机拥有一个盲盒,十二个盲盒就能合成拥有优先权的创世勋章的形式,招募十万以上的数字藏品玩家,再通过一元发行数字藏品的形式,让所有参与者提前充Q包,以技术不成熟为借口,凡是充进去的资金,都无法提取出来的。而这一切仅仅只是他们布局的开始,他们的胃口超乎所有人的想象的大,在数字藏品井喷式发展的大环境下,用他们现有的这种模式,再加上1个月转赠以及正在审批二级市场的噱头,很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,就能让远超十万人落入他们的陷阱,而后被骗,总金额很可能达到几千万甚至过亿。
接下来我将一步一步揭穿这个十万人都无法看穿,滴水不漏的冒充“国务院”旗下第一个数字藏品平台的伎俩。
一、他们没有区块链:数字藏品的核心是区块链,没有区块链做支撑的数字藏品,只能算是一张图片。而友盾的数字藏品,就是没有区块链的图片,接下来上证据图。
这是友盾数字藏品客服的回答:区块链正在建设中,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,没有区块链就没有数字藏品,没有区块链的数字藏品就是一张普通的图片。而他们竟能在没有区块链的前提下,提供数字藏品的哈希码,很显然,这是不可能的。
二、公众号与客服的的认证主体不是同一家公司: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从我上面提供的证据发现了端倪,公众号认证的的确是国资控股的子公司,而提供客服服务的则是一家叫做“友盾文化科技”的公司。通过天眼,我们可以查到这个所谓的“友盾文化”。
这是一家2022年5月刚成立,注册资本仅仅100万,实缴资本为0,没有任何专利、商标的私人控股的“皮包公司”,法人叫做杨培庆,“国资”企业的公众号这一刻变成了私人小公司的(这一点大家可以亲自验证功能,欢迎留言告诉大家你的验证结果),这就叫偷天换日,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从这个入口进入的,而实际上,这个入口早已被他们偷梁换柱了。另外,从他们客服的回答也可以看得出来,他们不敢正面回答。
三、安徽国资子公司(安徽友盾信息)的营业执照为什么会到河南私人公司的手上,而且还通过公众号的认证?这是最匪夷所思地方,也是十万人入被骗而不产生半点怀疑的根本所在。
这一点,通过查询工商变更记录,我们就能够明显的发现其中的玄机。安徽友盾信息在2021年12月以前,是由私人刘强(90%)与朱远远(10%)设立的私人“皮包公司”,通过不明方式,将股权转让给友盾区块链,但保留原有的私人为法人,而按照公司法,公司的所有责任是由法人来承担的,而这个叫做刘强的法人,很可能是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,专门用来承担责任的“替罪羊”,甚至有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,这其中存在的问题。另外,也从侧面反映了这帮人通天的手腕和非比寻常的套路。
四、真实的案例:也就是我在提示友盾数字藏品风险后,就有一位大姐联系了我,说被“友盾交易所”的团伙骗走了100万,我把将我踢出群的相关管理人员发给她辨认,她告诉我,这里面的人和合伙骗她的是同一伙人。如果这样的话,就细思极恐,说明当前友盾的运营团伙是非常有经验的,他们之前是通过某币交易所行骗,当下又准备通过数字藏品二级市场来进行国内的诈骗。
五、我在群里质疑他们,他们在非常心虚的情况下,直接将我踢出群,群里那些被骗的家人还说我是在给他们泼凉水,真的是蒙在鼓里还不自知。我所质疑的原因是我亲自打电话给他们所宣称的上级公司的法人,那边法人的确是国资的,他亲口告诉我,有区块链业务,但是没有数字藏品,也没有币。(注:冒充“国资”的友盾文化法人杨培庆也在群里)
以上证据任何一条就足以证明友盾数字藏品是一个假借“国务院”控股公司的诈骗平台,在我提交这篇文章的时候,他们应该就会对我采取一些报复行动,不过,为了数万甚至十几万数字藏品玩家千万资金的安全,为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及辛苦劳作的普通藏家,为了正义,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。
值得一提的是,大家在参与数字藏品之前,都在他们平台进行过实名认证,填写过诸如密码、账号等信息,为了安全起见,建议更改现有与注册时一样的密码,在一个没有任何备案和资质的平台进行实名认证,是非常危险的。
接下来,我会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搬到、铲平他们。包含但不限于举报、投诉、发文、找媒体曝光、报J等。我也希望正义的藏家能够跟我一起,打击这些诈骗团伙,多转发到他们群里,尽快将他们一锅端。